《中國古典學》第四卷
目録、摘要、編後記及徵稿啓事
出版信息
書名:中國古典學(第四卷)
主編:杜曉勤
本卷執行主編:葉 曄
本卷主編助理:李成晴
ISBN:978-7-301-34692-1
目録
浪漫主義的基因:淺談文學史研究與古典學之關係
徐建委
數字古文獻學的理論意義 ——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內部視角
李林芳
明集整理的一種前景:“細讀”“遠讀”轉换及其潛能
葉 曄
作爲事件和辭例的“作”篇——《史記》所見《書序》考
程蘇東
天皇·遣唐使·在唐僧:《白氏文集》東傳日本政教背景新證
陳 翀
寫卷·題板·刊石·墨紙:一部宋代“寄題”詩集的生成
李成晴
翁方綱舊藏《王荆文公詩注》二帙考
董岑仕
宋詞换頭短韻的“游弋現象”及其音樂解釋
馬里揚
稼軒詞題序異文分析——以四卷本系統爲中心
汪 超
吴昌綬詞籍目録之學論略
楊傳慶
以“法”爲法:晚近詞法著述與詞學硏究之路徑
龔宗傑
凝而未定:明代古典詩歌總集的經典焦慮與文本動態
許建業
《赤牘清裁》《尺牘清裁》版本考
湯志波
考古之鈐鍵:《困學紀聞》與清中後期考據學的普及閲讀
胡 琦
朝鮮時期所編唐詩選本硏究
琴知雅
傳統“圈點”與近代新媒介——兼論明治日本出版物的接引作用
陸 胤
“葉子”及其形制新考
張學謙
依形辨體、因體分型 ——關於古籍版刻字體研究的幾點思考
韋胤宗
論《西湖遊覽志》《志餘》范鳴謙本和季東魯本
李開升
從抄本到刻本:祁寯藻刻本《説文解字繫傳》篆形改動考——兼論《韻譜》十卷本的校勘價值及《説文》篆形的版本譜系
董婧宸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幽明録》輯校初期手稿的離析復原——兼論《古小説鉤沉》輯録的早期階段
石 祥
編後記
葉 曄
徵稿啓事
内容提要
浪漫主義的基因:
淺談文學史研究與古典學之關係
徐建委
內容提要:詩歌的突出地位、歌謠和民間文學的側重以及情感、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文學史研究的核心觀念,均可溯源至18 世紀晚期的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決定了我們今天如何來理解文學這一概念。文學史研究和新古典學都屬浪漫主義運動,或是一組與浪漫主義相似類型的思想轉型運動中的一支。在精神實質上,它們都是對拉丁傳統和古典主義的反動。溫克爾曼和沃爾夫重新喚起的古典學是向古代,特別是学问的起源——希臘探尋人文主義精神,而赫爾德所主張的文學史寫作則是向民間、向最接近於自然的人群探尋人類学问的原初活力和民族精神。二者同屬一個思想範型。我們需要參考它們的研究範式,以傳統中國的學術資源爲基礎重鑄“文學”概念,回歸傳統理解,拓展研究範圍,爲全新的理論話語的出現探索更多的可能。
關鍵詞:浪漫主義 文學史 古典學
數字古文獻學的理論意義
——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內部視角
李林芳
內容提要:隨着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及與古文獻相結合的實踐和研究的不斷增多,很有必要在數字視角下對古文獻學的自身體系進行深入的梳理與剖析,從而完善學科建設、推動學科發展。數字與古文獻學的關係體現爲兩條脈絡,並由此構成了兩條綫索:一者由古籍數字化而來,內含着將古籍等紙本文獻轉變爲數字形態文獻的專門需求;另一者由數字人文所致,更爲突出把數字形態文獻視爲順文獻形態變化源流而來的新形態文獻的普遍意義。數字古文獻學的理論意義可從古典文獻學內部的各項分支學科展開分析。在目録學上,主要體現爲數字古典目録的分類,及對既有目録學重要理念和實踐的拓展;在版本學上,主要體現爲對數字形態的古文獻的版本學考察;在校勘學上,主要體現爲對數字古文獻的校勘理論和實踐方式的更新。
關鍵詞:數字古文獻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古籍數字化 數字人文
明集整理的一種前景:
“細讀”“遠讀”轉換及其潛能
葉 曄
內容提要:明集的規範化點校和深度整理,擁有基於唐宋别集整理經驗的“細讀”,及基於數字人文理念的“遠讀”兩條路徑。一方面,充分借鑒唐宋别集深度整理的優秀成果,結合明代文學精細化研究的迫切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明代詩文精讀及經典化的力度;另一方面,只有自覺地認識明集有别於唐集、宋集、元集的文獻新特點,對明集整理的思考纔能進入方法論的範疇:如充分發揮明代文學在集前文獻、早期鈔本文獻上的數量優勢,對古籍整理的序次校勘進行有益的探索;充分認識存世明集在窮盡閱讀上的難度,以及對數字人文技術的路徑依賴,通過“細讀”“遠讀”的轉换與結合,開掘出明代文學知識生產的更大潛能。
關鍵詞:明集整理 集前文獻 序次校勘 精細化研究 數字人文
作爲事件和辭例的“作”篇
——《史記》所見《書序》考
程蘇東
內容提要:《史記》在撰述中大量援用《書序》,其所據本《書序》對於判定今文本《書序》的篇次具有重要意義。從體例上看,《書序》通過歷史時序的建構,賦予《尚書》篇次以合理性,其在敘述中強調三代歷史興衰的呈現;至於文本的撰作,一般被視爲歷史事件的自然產物。司馬遷則不同,他將文本撰作視爲相對獨立的学问事件,賦予其特定的意涵;而在自身的歷史書寫中,司馬遷又將是否書寫“作”篇發展爲一種特定的“辭例”,只有充分具備身份正當性的聖主明臣才得以書“作”。這樣,“書作”就成爲他“别嫌疑”“賢賢賤不肖”的隱微表達方式。從孔子“述而不作”到孟子、荀子對“作”的正名,身處儒家書寫学问傳統的司馬遷通過對《書序》的采擇與改筆,再次賦予“作”特定的內涵與功能,豐富了我們對戰國秦漢書寫学问的認識,也成爲我們考察《史記》衍生型文本生成方式的又一切入點。
關鍵詞:《尚書》 《書序》 司馬遷 《史記》
天皇·遣唐使·在唐僧:
《白氏文集》東傳日本政教背景新證
陳 翀
內容提要:本文以筆者所收集到的古文獻記録爲中心,從天皇、遣唐使、在唐僧之三種視角出發,對諸如嵯峨天皇是通過什麼路徑獲取到白居易詩文、慧萼爲何又要冒着會昌毀佛之危險繞道至蘇州南禪院花費長達三個月的寶貴時間去抄寫《白氏文集》、與慧萼抄本幾乎同一時間被入唐僧圓仁所帶回來的《白家詩集》《杭越唱和集》等又爲何未見録於《日本國見在書目録》等問題予以考論,並對學界鮮有觸及的隋唐時期文人别集東傳之日本方面的政治、外交、文教背景等問題予以剖析,指出中晚唐乃至宋初,白詩席卷整個東亞,儼然成爲了包括渤海、朝鮮及日本之東亞漢文圈判斷詩作水平的不二標準,甚至演變成了東亞諸國外交上定位國格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正是在這一大時代背景之下,《白氏文集》的東渡,成爲影響日本之後數百年國運橫跨政教的一部至尊無上的寶典。
關鍵詞:天皇 承和遣唐使 在唐僧 慧萼 圓仁 白氏文集 江談抄
寫卷·題板·刊石·墨紙:
一部宋代“寄題”詩集的生成
李成晴
內容提要:在宋代文學文獻領域,詩卷、詩刻等單體文獻已經得到有深度的探討,但有關這類文獻如何通過士人間求詩——寄題的信息溝通進入詩集,學界尚未有專題探討。杜甫創造性地用“寄題”二字標識遠距離的亭臺堂室、山川勝迹題詩,開啓了唐宋時期寄題詩創作的風尚,並逐漸催生了文本性與物質性交互的寫卷、題板、刊石、編集傳統。宋人以自作詩、記文、畫軸爲觸媒,向遠近詩人徵集寄題詩,寄題詩會以詩卷、詩板、詩碑等“准詩集”式的物質性載體形式在景觀中呈現,但其不便通覽的閱讀缺陷以及容易亡佚的“孤本”屬性又在客觀上要求寄題詩集進行編次、刊刻與流布。體例的擘畫、集序的撰寫,是一部寄題詩集成立的標志;層累、續編與融入方志,則是寄題詩集作爲方域性文獻所獨有的特性。對宋代寄題詩集的生成過程展開探討,有助於突破作家别集的文本秩序,對宋詩集群展開另一種視角的觀察與思考。
關鍵詞:宋詩 寄題 詩卷 詩板 詩碑 詩集
翁方綱舊藏《王荆文公詩注》二帙考
董岑仕
內容提要:翁方綱曾藏有二帙《王荆文公詩注》,其一爲乾隆二十四年(1759)海鹽朱佩蓮所贈清綺齋初印本《王荆文公詩注》;其二爲乾隆四十一年(1776)盧文弨手録自李壁注宋本十七卷殘本的抄本,乾隆四十七年(1782)春寄至翁方綱處。通過梳理翁方綱訪求和收藏李壁注的始末,辨析翁方綱與盧文弨往來交流的經過,可知翁方綱曾孜孜探求李壁注宋刻原貌,並對宋刻殘本中“庚寅增注”的撰人問題提出過自己的見解,也對盧文弨在抄校過程中變動版式、合併補注和增注的抄法提出了異議。考察翁方綱舊藏二帙《王荆文公詩注》的面貌與遞藏源流,亦可由此管窺清代中葉李壁注的遞藏與傳録情況。
關鍵詞:王荆文公詩注 李壁 宋詩宋注 翁方綱 盧文弨
宋詞换頭短韻的“游弋現象”及其音樂解釋
馬里揚
內容提要:宋詞文本换頭處出現的短韻,是閱讀與校訂宋詞文本比較常見與接受的詞體格式。清代學者試圖從文義上將它“定格”在换頭位置,但從宋人詞集的版本校勘上看則是一種發生在文本上的“游弋現象”。《事林廣記》唱賺譜“巾斗”,爲這一文本現象提供解決的綫索。“巾斗”指向的反復類型之一,即换頭之前曲(譜)上出現的“巾斗”,亦即旋律的反復,是宋詞文本上下片之間短韻“纔弋”的音樂成因,也是《詞源》所謂“疊頭曲”的“艷拍”。宋詞文本流傳過程中、同時也是校勘學層面上出現的短韻的“游弋現象”,又與宋詞從“曲音(譜)”到“詞文(本)”的轉寫問題有關。
關鍵詞:宋詞 换頭短韻 遊弋現象 音樂解釋
稼軒詞題序異文分析
——以四卷本系統爲中心
汪 超
內容提要:四卷本《稼軒詞》由范開始編甲集,各集編成獨立傳播一段時間後,由稼軒親自補充題序,合併刊印。獨立傳播的各本形成了《百家詞》本所據鈔的底本,該本最接近稼軒詞題序原貌。毛氏汲古閣影鈔宋刊本所據底本則當是經過整理的重刊本。這一編刊過程,體現了稼軒詞凝定的重要節點。四卷本《稼軒詞》題序的異文説明整理本必然帶來文本的遮蔽,據整理本展開研究存在部分風險。
關鍵詞:稼軒詞 題序 異文 版本
吴昌綬詞籍目録之學論略
楊傳慶
內容提要:吴昌綬所撰《宋金元詞集見存卷目》是第一部詞籍專科目録。該目録係簿録體,簡略標注版本,其編著體現了吴昌綬輯詞、編目及刊刻詞籍的明晰學術路徑。與晚近衆多學者著録詞籍只是被動地反映詞籍收藏不同,吴昌綬自覺爲詞籍撰著目録之舉反映了詞學研究理念的进益。隨著詞籍搜藏數量的增多,在《宋金元詞集見存卷目》之後,吴昌綬欲新編《雙照樓詞目》,在設計體例上也有着新的探索。由於吴昌綬在校刻詞籍觀念上轉向了獨重宋元善本,故他最終喪失了爲衆多詞籍編目的動力。
關鍵詞:吴昌綬 詞籍目録 《宋金元詞集見存卷目》
以“法”爲法:
晚近詞法著述與詞學硏究之路徑
龔宗傑
內容提要:在晚近由“詩文評”向“文學批評”的批評史轉型進程中,詞法作爲一種介於“學詞”與“詞學”之間的知識形態而發揮着過渡性的作用。此時期出現的諸多詞法著述亦因學術風氣之移易而呈現出文本組織形式的古今演變,表現爲編排上的從隨筆式到彙編式,書寫上的由歸納法到揣摩法。以詞法這種知識體系爲考察對象,探討晚近學界對它的論述及其中的成果、經驗,或有助於從詞學與創编辑的語言能力、詞學與讀者及研究者的品鑒能力、創作與批評之關係等路徑,推動我們對傳統詞學研究相關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詞法 詞學 晚清民國 文學批評
凝而未定:
明代古典詩歌總集的經典焦慮與文本動態
許建業
內容提要:明代古典詩歌總集的發展情況可循三種經典文本的維度加以考察。首先在“存儲的精神與實踐”方面,可看到明代全録式總集如何實現“經典文類文本”的凝定。其次在“刪述的復古以爲新”方面,展示了因復古思潮而盛行的辨體式總集如何精益求精,同時促使“經典作品文本”的圈定。最後在“閱讀的心態與選擇”方面,則從讀者考慮和參與出發,以察看“經典總集文本”的生成與確立。當中亦包含着不同場域對於經典文本的諸般焦慮。通過這些梳辨,更可發現不論在經典文類文本的整體呈現、古典詩歌總集與經典作品的層累與圈劃,以至於古典詩歌總集的經典化過程方面,明代古典詩歌總集整體體現的是不同層次的“凝而未定”的文本動態,這可以説是對其發展最爲宏闊而精要的總括。
關鍵詞:古典詩歌總集 文獻学问史 經典文本 文本凝定 文本權威
《赤牘清裁》《尺牘清裁》版本考
湯志波
內容提要:明嘉靖間楊慎多次重編《赤牘清裁》,從三卷本增補爲五卷本、十卷本、十一卷本。王世貞新輯唐代至明代尺牘,再將十一卷本增補成二十八卷;隆慶間又在二十八卷基礎上擴充爲六十卷本,更名爲《尺牘清裁》,意圖收全隋以前尺牘;之後又補遺一卷,形成六十一卷定本。《赤牘清裁》與《尺牘清裁》在傳播過程中,不斷有翻刻本、評點本、選本乃至增補本問世。本文著録其版式特徵,考辨其版本源流。
關鍵詞:《赤牘清裁》 《尺牘清裁》 楊慎 王世貞 版本源流
考古之鈐鍵:
《困學紀聞》與清中後期考據學的普及閲讀
胡 琦
內容提要:清代乾嘉以降,在考據學風與科場策問重經學的影響之下,出現了一批“經策”類科舉普及讀物,以聚焦經籍疑義、摘引前人著述爲特徵。吴鼎《易堂問目》導夫先路,王謨《十三經策案》則是影響最大者,其中大量引用《困學紀聞》之説,並旁及《日知録》等清人考據筆記,反映了這些學術名著作爲科場“利器”之性質,折射出普通士人漢學閱讀史的另一側面。《十三經策案》不但影響了此後的《經解斠》《策學備纂》《廿二史策案》等一系列科舉讀物,在晚清更藉石印技術廣爲傳播,展現出“經學”與“策學”在一般知識世界中的有趣互動。
關鍵詞:困學紀聞 考據學 策學 十三經策案 易堂問目
朝鮮時期所編唐詩選本硏究
琴知雅
內容提要:自朝鮮中期起,《唐音》和《唐詩品彙》等書籍在朝鮮被大量刊行和廣泛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朝鮮詩壇的詩風革新與“學唐”風潮的盛行。在中國選本的重刊本之外,當時也存在着不少朝鮮文人自編的唐詩選本,這不僅反映出朝鮮文人對唐詩的推崇,也展現了他們想要將其內化爲自身之物的自主風氣。本論文聚焦於朝鮮文人自編的唐詩選本及其文學史意義,探討朝鮮時期學唐風潮的具體面貌及變化,以期借此管窺朝鮮時期關於書籍的傳入、編撰、刊行、流通等閱讀学问和出版学问的真實狀況,並通過挖掘文獻殘本推動異本對照和校勘工作。
關鍵詞:朝鮮時期 自編唐詩選本 編撰狀況
傳統“圈點”與近代新媒介
——兼論明治日本出版物
的接引作用
陸 胤
內容提要:“圈點”是在漢字周圍添加非文字符號的一種傳統書寫或印刷習慣,普遍流行於近世東亞的讀寫世界。直到近代機器複製技術和報刊等新媒介導入後,圈點仍然在一段時間內得以延續。本文首先回溯東亞傳統圈點的起源與流變,意在指明近代新媒介中的圈點並非傳統圈點自然發展的產物。隨後將視綫轉移到唐土之外,考察“圈點”在日本明治時代的新變,凸顯圈點從文章批評工具向近代印刷標記的轉型。清末報章、雜誌等新媒介中的新式圈點,正是明治日本印刷工業和新聞體制輸入的產物,與傳統詩文集中的圈點已有所區别。五四新学问運動前後,《新青年》同人在“圈點”和“標點”之間刻意營造了古今對立,新式圈點的近代性被遮蓋,最終導致圈點從現代中文媒介中淡出。
關鍵詞:圈點 新媒介 讀寫革命
“葉子”及其形制新考
張學謙
內容提要:關於“葉子”(旋風葉)形制,前人大致有摺疊裝、龍鱗裝、類龍鱗裝、散葉等幾種觀點,但都與歐陽修卷子、葉子、策子(冊子)爲三種不同的書籍形制,後兩種近似而又不同的説法不符。結合唐代語料中的描述和敦煌遺書中的實物,“葉子”應是一種將橫寬縱窄的散葉上下堆疊後,粘連右側紙緣而成的書籍形制,其特點是兩面書寫或刊刻,且正反面文本接續。葉子只是當時並存的多種書籍形制中的一種,應用範疇相對有限,且較早被淘汰。北京故宫、臺北故宫及蔣斧所藏的三種所謂吴彩鸞寫韻書,其龍鱗裝、冊葉裝均爲後世改裝而成,其原始形制仍爲兩面書寫、右側粘連的葉子。
關鍵詞:葉子 旋風葉 摺疊裝 龍鱗裝 吴彩鸞 唐韻
依形辨體、因體分型
——關於古籍版刻字體硏究的幾點思考
韋胤宗
內容提要:稱述古籍版刻字體爲“歐體”“顏體”“柳體”之習氣,大致興起於明代中晚期,發展於清代,而在今日之版本學研究與教學中成爲某種“常識”。但這種稱名方法有諸多問題,且反映了對於版刻字體認識與研究的不足。版刻古籍與其他的人造器物類似,相同時間和地域的版刻會共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風格特徵,不同時間或地域的版刻會在風格特徵上有規律性的差異。版刻字體的風格分布,亦嚴格遵守此一規律。鑒於此,版刻字體之研究可以借鑒考古類型學方法,依照字形特徵辨别字體,再根據字體來分别不同的版刻類型。同時,對於版刻字體風格的稱名,也應大致遵守“時間+地域(+特徵)”的命名方法。
關鍵詞:版刻字體 類型學 標準型 風格系統
論《西湖遊覽志》《志餘》范鳴謙本和季東魯本
李開升
內容提要:《西湖遊覽志》《志餘》嘉靖二十六年嚴寬本與萬曆十二年范鳴謙本、萬曆二十五年季東魯本行款相同、版式相近,極易混淆,其刻印關係不明。經對三者現存部分印本進行實物分析,可知范鳴謙本爲嚴寬本的重修本,季東魯本爲范鳴謙本的重修本、嚴寬本的遞修本,而所見范鳴謙本僅保留嚴寬本版片十餘葉,季東魯本僅保留范鳴謙本版片四葉,似可説明此書當日刷印極多,導致屢次修版,以致原版所剩無幾。
關鍵詞:《西湖遊覽志》 《志餘》 嚴寬本 范鳴謙本 季東魯本
從抄本到刻本:
祁寯藻刻本《説文解字繫傳》篆形改動考
——兼論《韻譜》十卷本的校勘價值
及《説文》篆形的版本譜系
董婧宸
內容提要:道光十九年(1839)祁寯藻刻本《説文解字繫傳》以顧廣圻抄本爲主要底本刊刻。考察與顧廣圻抄本同源的述古堂抄本,參考顧廣圻、段玉裁、鈕樹玉等乾嘉學人的校勘著作和傳録校本可知,祁刻本的篆形在基本承襲顧廣圻抄本的同時,曾參考大徐本、小徐説解及清人之説做過改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篆形的可靠性。祁刻本《繫傳》對抄本篆形的改動,主要發生在祁刻本的刊刻階段,而非王筠推測的顧廣圻“私改”。在使用祁刻本《繫傳》時,應當參考《繫傳》抄本、《韻譜》十卷本和清人校勘資料。在《説文》篆形研究中,也應注意小徐本、大徐本兩系在版本流傳中的相互影響,以各系中較早的版本爲基礎,並注意排除修版、翻刻及後人改動等干擾因素。
關鍵詞:祁寯藻 《説文解字繫傳》 《説文解字韻譜》 篆形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幽明録》
輯校初期手稿的離析復原
——兼論《古小説鉤沉》輯録的早期階段
石 祥
內容提要:現藏北京魯迅博物館的《幽明録》魯迅輯校初期手稿,是一批被裁剪開來的斷片。這些斷片入藏北京魯博後,被按照《古小説鉤沉》最終稿本的條目次序重新貼裱。但它們實際並非出自同一稿本,而是分屬至少6個彼此獨立的稿本。這些稿本均是魯迅在輯録初期依次翻檢《北堂書抄》《初學記》等書,從中抄録《幽明録》佚文而形成的,具有“資料長編”的性質,後來被魯迅裁剪開來,以便編次排比。本文拼合復原了這些稿本未被裁剪時的原貌,並盡可能推考各稿本的書寫時段。
關鍵詞:魯迅 《幽冥録》 《古小説鉤沉》
編後記
葉 曄
本卷專號“古代文本文獻形態研究”,共收論文21篇,所涉內容包括文學、歷史、文字、文獻等學科,编辑皆爲近年來青年學人中的優秀代表。其中一半的文章,來源於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學舉辦的“文體·文獻·文本形態”中國古典學前沿論壇,另一半則是根據專號主題的自主約稿。從綜論到微觀,從文本形態到文獻形態,之所以能展現出較好的層次感,全賴各位编辑的鼎力支撑。
本卷專號的關鍵詞是“形態”。何爲文本、文獻的“形態”?私以爲,究其核心義,指文本及其所見物質載體的形制和樣態。形制指向的是文本、文獻的穩定性特徵,樣態指向的是其或然性、偶然性特征。只有充分、均衡地認識“變”與“不變”在歷史時空中的關係,我們對過往的文本、文獻世界才能有更複雜且真實的體察。
“形態”固然是多樣的,包括文體這種相對穩定的文本語言形態,作品和作品之間構成的文本組合形態,書籍的各種版本形態、物理形態乃至數字形態等;但“形態”本身即爲一種意義,即便文字完全一致的文本,其意義也會因形態的不同而變化多端。借用“形態”的概念,既能爲文學、文獻、歷史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搭建對話的橋梁,又有助於通過其他學科有關形態與體制的研究爲所在學科提供啓示。與此同時,以形態爲基礎的研究也傳達出一種學術理念,即秉持更加精細化的研究態度,通過實證性、科學化的形式分析去解決不同學科的問題。
從文本(Text)的內、外屬性來説,單篇作品的文體形態是其向內的一端,反映的是编辑在從事寫作時很難逾越的文學格套與法度;實物書籍(Book)的物理形態是其向外的一端,反映的是文字作品必須擁有的媒介載體及其形式規範。處在單篇作品與實物書籍、文體與物體之間的,是著述書籍(Work)的體制。特别對編纂類文獻來説,如史部傳記類、子部筆記類、集部别集類等,整部書籍由一定數量的作爲文本基本單元的單篇作品組成。無論書中明文的著述體例,還是隱性的篇章、序次關係,皆可視爲編撰者對其著述文字的一種結構性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説,無論是站在文學立場的编辑意圖研究,還是文獻立場的成書過程研究,通過“形態”究其細節,從而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都是有意義的。另外,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文獻的數字形態將是新崛起的又一端,它雖不是古代文獻的原始樣態,但作爲我們重新考察古代文獻的一種新興工具,已經漸成今日學術的日常;而且用“後之視今”的眼光,我們亦可視之爲古代文獻發展至今的一種新的版本形態。無論引爲研究方法,還是視爲研究對象,都有必要予以充分的考察。
以上諸維度,實可在古籍整理與研究中展開更靈活的實踐。一方面,對文本形態的標識與思考,應成爲古籍深度整理的重要環節之一。我們應認識到,文本形態是標準化古籍整理後丟失最嚴重的一類信息。任何古籍整理都有其服務於現實社會及其讀者的當代需求,爲此而定的規範化體例,固然有現代出版物的諸多優點,但也意味着歷史文獻之多樣性的遺失。這個被抹平的歷史真實,對以古籍實物爲日常對象的文獻學者來説,尚不足以構成實質性的困惑;但對以古籍文本爲日常對象的文學史或其他專門史研究者來説,如果對標點整理本有較嚴重的閱讀依賴,那麼,秉持“文本形態”的思維方式,至少可以在以當代視角回望過去的基礎之上,再添置一道治學的法門,此亦屬善事。
另一方面,文獻的物理形態,包括實物書籍之間的原刻、翻刻、初印、後印問題,各種書畫、石刻等反映文本早期存録形態的“集前文獻”問題,皆有助於深化和完善對舊有的古籍版本及其系統的認識。已有學者指出,傳統的基於異文校勘的版本研究,在本質上仍屬於校勘學的範疇,真正的版本學應是基於書籍實物之物理性差異的考察。這般立場相當於視書籍實物本身爲史料,而不是視書籍內容爲史料,對多數的古典文史研究者來説未必實用。但不用作研究方法,並不代表不引爲思維方式,至少就文學研究來説,通過物理形態對書籍版本及其印刷時間作出重新的判斷,直接關係到同時代甚至後世作家的閱讀、知識、接受等話題,而這些作爲文學創作行爲之前的個體積累,絕非可有可無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説,文本形態和文獻形態,未必一定要置於同一個案例中來研究,卻需要我們置於同一時空中來整體思考與把握。
總的來説,引入“形態”的概念,可以讓文本研究、文獻研究變得更“細”更“活”。這種“細”“活”或將顛覆舊有的一些文學、文獻學常識,改變我們觀看事物的某些方式,甚至在具體觀點上與過往的重要研究成果形成撞擊,但其目的還是爲了盡可能精細地還原古代文本文獻的生成、演變、存録、流通之面貌,對其中的複雜性保持充分、冷靜的認識,避免用一個較靜態、整體的標準去理解文本、文獻在歷史時間長河中的流動。
本卷專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古籍書影的大量使用,並將之穿插於論文正文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以圖注文”的作用。這種圖示做法,以前多以彩印書影的形式見于書前,主要起到點綴的作用,其書影內容多爲古籍的卷端葉或鈐印葉,也就是説,示例與否並不影響文章本身的論證過程。在本卷專號中,因爲討論“形態”這一偏結構性、視覺性的議題,我們一致認爲,書影的高頻次使用與論證理應成爲一種必要的手段,在某些環節上可以發揮出比文字表達更加簡潔、精準的作用。因此,在與各位编辑聯繫、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明確表達了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書影的態度。當下的中國人文學界,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專業期刊的數量屈指可數,相當數量的高質量的學術生產,實依賴於在專業領域具有良好口碑、又生存頗爲不易的學術集刊的大力支撑。而學術集刊“以書代刊”的出版模式,也確實在述學文體的多樣形式、論文篇幅的長短不拘、圖像等非文字類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爲學者們提供了更爲靈活的展示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説,對古籍書影的充分容納,既是本次專號“古代文本文獻形態研究”的一種必須,也是刊物對多樣性學術討論及其呈現方式的一種支撑。至於成效如何,全看讀者説法。
《中國古典學》徵稿啓事
一、本刊由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辦,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承辦。
二、本刊爲綜合性學術刊物,旨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学问,弘揚古典人文精神,堅持求真務實、守正出新,推動中國古典學的發展。
三、本刊主要登載以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爲考察對象的語言、文學和文獻研究的論文,各學科的專題研究與跨學科的綜合研究並重,也歡迎對中國古典學學科進行理論思考的論文。
四、來稿請按本刊 “撰稿格式 ”的要求,一律用繁體中文書寫,務請認真核對引文,並附中文提要一份,提要限 200字以内。
五、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編委會對準備採用的稿件有删改權。或提出修改意見,退编辑自行修改,或徑作必要的編輯加工。如编辑不願删改,請事先説明。
六、請勿一稿多投。來稿如被採用,將及時通知编辑。若三個月後仍未收到通知,编辑可自行處理。
七、來稿請註明编辑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電話及電子郵箱,以便於聯繫。
八、來稿刊出後,贈刊物1册,抽印本20册。稿酬從優。
九、來稿請寄:classical@pku.edu.cn
內容來源:《中國古典學》第四卷
審核:李成晴、杜以恒
校對:蔡千千
編輯:劉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