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10日,第五届中日古典学工作坊于早稻田大学户山校区38号楼AV教室召开。 “中日古典学工作坊”于2018年由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 官方网站中国古典学平台和早稻田大学综合研究机构日本古典籍研究所共同创办,旨在为中日两国的本国古典学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开拓、建构全新的研究领域。自2018年以来,工作坊以北大、早大两校互访的形式开展活动;2020、2021年度的工作坊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暂停,2022年度工作坊于线上召开,2023年度在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今年的工作坊以“中日古典文本与名物、图像”为主题,作为早稻田大学人文研年度学术论坛之一,在早稻田大学线下召开,中日双方共30名学者进行了学术发表。
开幕式上,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所长、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大稔哲也代表日方主办机构对中方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强调了东亚学术交流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此次工作坊召开的期待与展望。
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所长、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大稔哲也发言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 官方网站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才代表中方主办机构,先容了中日古典学工作坊召开的缘起和发展,认为在前几届工作坊中,双方学者克服了语言障碍,贡献了内容充实的高水平研究;本届工作坊参加者中除了久负盛名的学者,也加入了年轻的新锐力量,不同世代的研究者照亮着中日古典学的未来。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 官方网站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才发言
早稻田大学教授河野贵美子先容了本届工作坊的旨趣,希翼围绕“中日古典文本与名物、图像”的论题,展开文献学、文学史、美术史、跨学问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对话。
早稻田大学教授河野贵美子发言
第一场报告中,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傅刚博考文献,论证曹植感甄传说的出现应当不早于中唐时期,由此提出《洛神赋图》中宓妃发髻并非灵蛇髻,纠正了传统服饰研究的误解。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杜晓勤结合六朝隋唐传世文献、绘画作品与新出土的文物,推考复原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所描绘屏风的形制和组合关系,就这一实例以小见大,探求当时诗画相生相配的艺术创作机制。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佐佐木孝浩指出和籍装帧形态之丰富相比起中朝独具特色,并从内外因素等多个方面论述其原因,提出不同时代陆续传入的多种装帧在应用范围乃至等级上存在差异。早稻田大学高松寿夫以自藏的奈良绘本为研究对象,拟定其名称为《异形鸟兽图鉴》,并论证它与奈良绘本《山异形》《山海异物》相似,都受明代日用类书影响。此类绘本背景皆有山水,或许是蒋应镐本《山海经》之类附有背景的异形鸟兽图像的余波。早稻田大学吉原浩人指出平安时代有许多在屏风上图绘白居易形象的记载,白居易诗文中的自述形象与《山水屏风》中央所绘人物相合,屏风所描绘水景也与鄱阳湖一致,因此《山水屏风》中央的人物应当正是隐居庐山草堂的白居易。
第一场报告
第二场报告中,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程苏东认为尽管前人对刘歆是否有《尔雅注》颇多怀疑,但依据刘注与李巡注的承袭关系,刘歆之注《尔雅》应无疑义,他还考辨前人所辑刘歆注佚文,又通过《玉烛宝典》增补前人未见的文句,系统清理了刘歆《尔雅注》。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叶晔基于宋元明实物图像重新考察了词与画两种艺术形式的换位问题,这一问题涉及文本载体的换位、文本结构的改换,乃至戏曲人物像题词、秘戏图词等用词作呈现动态画面,关涉到第三种艺术形式,其复杂性生动展现了词学周边世界的广阔丰富。早稻田大学笹原宏之追溯了“樱”字在古代、近代、现代中日两国的变迁和流动,指出两国所谓“樱”本非一物,“樱”字传入日本后其义经历日本化,日本的“樱”字义又取代了中国“樱”的旧指,勾勒了概念的形成、嬗变与传播。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雷瑭洵正本清源,揭示了古书“木瓜”相当于今天的皱皮木瓜,而古书称呼与西洋所定植物学名汉译之间的差异其实是科学术语体系引入和中文定名时造成的错位。
第二场报告
第三场报告中,南京大学金程宇梳理了《春晓》一诗在东亚流传的文本、雕版、书法、绘画、印章、瓷器等多种形态,展现了此诗在多种载体间不断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春晓》在东亚世界经典化的物质视角。早稻田大学田中史生考察了海上观音信仰在日本、明州及舟山群岛、山东半岛登州乃至敦煌等地的丰富表现,指出这些差异性表现反映初不同地区在交通、交易上的不同地位,佛教图像尽管在整个东亚交易网络中广泛传播,但其具体实现形式必然带有相应的地域性。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李成晴发现唐宋别集、诗卷序跋之中排比佳句是一个传统,并将其与曾经行用的诗文评体式“句图”联系起来,指出“句图”在著录中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体式的消亡,而是隐入了序跋中形态稳定的排比摘句的相应段落。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李林芳通过分析《毛诗》经义与马和之《诗经图》的画面表现,敏锐地指出画家以间接、融合的手法用画面传达细微的政教意义,这种政教的弱化也暗合宋代《诗经》学的新发展。早稻田大学河野贵美子根据平安时代至镰仓初期的佛画及与“文”有关的画图记载,以及类书类文献中画图的位置,阐释画图的学问史意义。
第三场报告
第四场报告中,早稻田大学山本聪美关注到清净光寺藏《一遍圣绘》中向童子赋算的场面与在此卷之后的《释氏源流》版本“少康念佛”的图样颇有共同之处,推测绘卷制作过程参考了各种僧传文学、图像,与刊本图样有共同的北宋来源。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刘玉才梳理了见于文献记载的圣君贤臣图的历史,并网罗考察了现存历代君臣图像的关系,指出中国的君臣图像类文献很早即流入朝鲜半岛并传入日本,衍生出阴刻本、古活字本、刊本等诸多形式。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胡琦考察了题陈洪授“饮酒读骚图”的建构过程,认为文学典故乃是后代学者附益到原图之上,用具体实例勾勒了文学典故传统与图像传统相互影响的“图像阅读史”。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程梦稷叙述了“蠃虫”这一古典物类常识在明清“山海经图”中的挪用,认为这一概念具有人类与禽兽、种属之别与学问之分等双重性质,成为嫁接博物传统与异域图像的纽带,勾勒了概念在东亚世界的常识环流史。南开大学刘雨珍校订了《赠专使谦斋老师归日域图》所载诗序,并通过同类图像比较阐明了此图的特征,精密考证了策彦周良与明世宗、宁波文士等人的唱和交流,剖析了这一中日交流史重要史料的文献意义。
第四场报告
第五场报告中,早稻田大学阵野英则从前人研究中“类聚”与“规范-非常规”两个角度出发,举“木の花は”段为例,说明此类类聚章段本来就是经由多位“编辑”方才成立的、“开放”的文本。
第五场报告
第一场青年论坛上,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廖彩宏认为字书、辞典中,“皂”字义项众多,“皂”与“皂”、“草”、“早”等字的字形关系也纷繁复杂,运用各种文献材料梳理与“皂”相关的书写形式与词义演变过程。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宋专专从名物研究的方法出发,先容出土文献《诗经》材料,并对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矦风·汾沮洳》《秦风·小戎》《召南·驺虞》所涉及的相关名物进行了考辨。早稻田大学高桥宙晖梳理了东大寺唐禅院的发展历史,指出唐禅院由鉴真居住而得名,鉴真圆寂后由法进及其弟子发展为南都律宗传习的重要场所,在日本的中世、近世,已经荒废的唐禅院仍见于记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早稻田大学杨卓婧从《源氏物语·桐壶》图像中鸿胪馆地板的格子纹样出发,分类考察了大和绘中的格子纹样,推测这一纹样通过佛经变相图或版本传入日本,并被视为描绘不同学问或世界观的视觉手法。早稻田大学李苑彤指出出光美术馆所藏《十王地狱图》中本应存在于十王审判过程之间的奈河,其位置在日本却受到佛教说话及朝鲜半岛传来的《预修十王经》图卷的影响,移动到现世与死后世界之间。
青年论坛第一场
第二场青年论坛上,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朱瑞泽认为文献中“叶子”装帧的记载可能与日本故实书、古记录等文献所见“囊草子”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有文献显示“叶子”流传中也派生为与卷子本相对的册子本的泛称。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许云瀚认为,明代官僚群体书画题辞在交际功能之外,还有文物考辨功能。官僚群体在赏画的过程中,也会提出自己的审美范式。在人物像赞的创作中,官僚群体理解的“真实”与今日稍有不同。早稻田大学山本早纪追溯“琵琶”及这一乐器名各种不同书写形式在诸国文献中的记载,认为各种书写形式既是对外来语的音译,也不无在翻译时从字义、乐器演奏方式的角度兼表音义的可能。南京大学刘佳琪全面叙述了上田和英《唐诗选印谱》的文献版本、艺术欣赏价值,推测了此书的刊印时间,并分别从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与《唐诗选》的融合出发讨论《唐诗选印谱》成立的背景。早稻田大学樱本香织考证指出茶书《南方录》中“かねわり”一词的“かね”并不来源于《五轮书》,从茶书中运用的阴阳理论和这一词语来看,背后应当受到贝原益轩阴阳学说的影响。
青年论坛第二场
闭幕式上总结了为期两天的工作坊的成果。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 官方网站主任、教授杜晓勤指出,本次工作坊为中日两国多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实现契机,在切磋琢磨中辨明了中日古典学的共通点与个性化特征,生发了古典学领域的全新课题。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准教授Kristopher Reeves在致辞中回顾了工作坊中开展的热烈讨论,并表示今后应当跨越中日或和汉的范畴,从东亚乃至包含西洋的世界性的宏观角度来推进古典学术的研究。
本次工作坊由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中文系中国古典学研究平台、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角田柳作记念国际日本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由早稻田大学综合研究机构 日本古典籍研究所以及早稻田大学特定课题研究助成费(课题号:2024Q-004)协办,早稻田大学校内校外共计79名参加者出席会议。主办方事前准备了中日双语版本的发言大纲资料集。会上的学术发表用汉语或日语单语进行,提问与讨论环节则由口译人员现场翻译,双语进行。文稿翻译、现场传译工作主要由早稻田大学研究生与访问学者承担。
为期两天的研讨,深化了与会学者对“中日古典文本与名物、图像”这一共同主题的认识与思考,开拓了许多全新的学术生长点。学者们或探究文字与词汇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变化,或通过具体案例考察词物关系、文图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重新审视中日古典学中文本、名物与图像的实际样态,相互交流学术信息,形成推进未来研究的合力。
会议合影
文字:朱瑞泽
排版:雷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