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概况
祝鹏程,男,浙江绍兴人,1985年11月出生,现为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民俗学博士(硕博连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曾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访问学者、日本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著作有《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学问遗产——以北京相声为个案》等,在《文学评论》《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曲艺学、故事学与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联系方式
zhu851114@163.com
学术发表或出版
【专著】
1.《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学问遗产——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4月。
2.《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
3.《中国声音:生活中的旋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11月。
4.《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合著,第二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
【编著】
1.《中国节日志·苍岩山庙会志》(副主编,第二编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第8月。
【学术论文】
1.《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2.《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3.《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民族艺术》2023年第1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4.《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基于〈华夏上古神系〉的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2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5.《采风:一种文明生成方式的古今流变》,《民俗研究》2022年第5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6.《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CSSCI,北大核心,AMI顶级)。
7.《曲艺:一个概念的溯源与省思》,《学问研究》2022年第1期(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入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23年第2期(上)全文转载。
8.《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22年第3期全文转载。
9.《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少数民族曲艺的形成——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核心的考察》,《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10.《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民间学问论坛》2021年第3期(AMI扩展)。
11.《“碎陶镶嵌的古瓶”:袁珂的中国神话普及写作》,《学问遗产》2021年第2期(CSSCI,AMI核心)。
1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13.《曲艺》,《民间学问论坛》2019年第2期(AMI扩展)。
14.《史实、传闻与历史书写——中国戏曲、曲艺史中的俳优进谏传闻》,《民族艺术》2018年第3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5.《祛魅型传承:从神话主义看新媒体时代的神话讲述》,《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学问研究》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民族艺术》2017年第5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17.《托名传言:网络代言体的兴起与新箭垛式人物的建构》,《民族艺术》2017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18.《鸡汤变灵药:一种谣言的跨媒介传播》,《民族艺术》2017年1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19.《论书面创作对文类形态的重构——以建国十七年的对口相声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20.《民族艺术的历史建构——以三篇现代相声文献为个案》,《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21.《神话段子:互联网中的传统重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22.《建国初的相声艺人改造运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AMI扩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23.《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民俗研究》2011第1期(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24.《民俗旅游影响下的传统饮食变迁:前台与后台的视角——以京东高碑店为例》,《民间学问论坛》2013年第6期(AMI扩展)。
25.《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合著,第二编辑,CSSCI,北大核心,AMI权威)。
26.《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生成与学问意蕴》,《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合著,第二编辑,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
27.《回返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民间学问论坛》2012年第4期(合著,AMI扩展)。
28.《基础理论及其本土化追求》,《民间学问论坛》2014年第3期(合著,AMI扩展)。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民间文学生产机制研究(1949至今)》,已经结项,结项等级良好。
2.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55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第8批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并主持相关课题,已经结项。
3.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时代学问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并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已完成。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个人参与《当代文学与中国神话的重述》部分。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神话的当代传承——以遗产旅游和电子传媒的考察为中心》,个人负责《互联网与神话传承》部分,已经结项。
教授课程
1.《中国民俗与社会生活》,留学生通选课。
2.《中国说唱艺术研究》,研究生选修课。
获奖情况
1.专著《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的相声为考察对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2021)。
2.合著《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获第15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2022,个人排序第二)。
3.获中国评论家协会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奖(2023)。
4.获北京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优秀作品奖(2023).
社会服务
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会理事、中华曲艺学会理事、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民间学问论坛》责任编辑等。